安徽网 » 公益头条 » 全民公益 » 益起行动 » 正文

科技启蒙正当时|安徽工程大学志愿者带领芜湖棠梅社区青少年探秘“手摇发电机”的奥秘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发明讲堂——手摇发电机制作”活动在芜湖棠梅社区活动室热闹开展。童心共融候鸟筑巢儿童关爱项目特邀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化身“科技导师”,带领30余名青少年亲手组装手摇发电机模型,在实践中解锁电磁感应原理,点燃科学探索的热情。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生动的PPT演示和动画短片,向孩子们抛出问题:“生活中的电从哪里来?”“手摇发电机为何能点亮灯泡?”在趣味问答中,志愿者用“水流推动水车”类比“磁力线切割”,将抽象的电磁感应原理转化为直观的生活现象。随后,志愿者现场展示了手摇发电机的成品模型,摇动手柄时LED灯随之亮起,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转动就能发电,太神奇了!”进入动手环节,孩子们分组领取由志愿者提前准备的电机、齿轮、导线、底座等零件。“先将磁铁固定在底座,再把线圈绕在金属架上……”志愿者一对一指导,从零件识别到线路连接,耐心解答诸如“正负极接反了怎么办”“齿轮卡住如何调整”等问题。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发电成果”,并将制作过程中学习到的“能量转换”“电路安全”等知识分享给家长。“以前觉得物理知识很枯燥,现在发现动手做实验特别有趣!”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了科学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埋下了兴趣的种子。本次活动“我们希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让孩子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还将开发“科技主题”课程,持续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科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