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公益头条 » 全民公益 » 益起行动 » 正文

芜湖市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启动“砻”光掠影 物载地名——地名老物件文化推广行动

近日,芜湖市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博谘实践队,在芜湖经济开发区龙山街道龙湖社区龙湖书吧启动 “砻” 光掠影・物载地名 —— 地名老物件文化推广行动。本次活动在芜湖市第十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下,以 “老物件见证地名变迁” 为核心,面向龙湖社区儿童、居民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尘封的地名故事在器物年轮中重焕生机。

老物为媒:解码地名背后的时空记忆

“大砻坊街道中的‘砻’字是我们芜湖的农民朋友用来脱谷的老物件,‘砻’ 字也成为现在大砻坊街道名称的重要来源。” 益心社工向围观的儿童讲解道。据悉项目微创投成员通过“老物件展览 + 场景还原”的方式,陈列了包括粮票、老工厂工作证、木质量具等在内的 100 余件实物展品,每件展品旁都附有物件说明及收藏人姓名,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物件都来源于大砻坊街道居民。

“这次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文物展示,更是通过器物让地名文化‘ 活’ 起来。” 微创投小组负责人介绍,团队成员前期向大砻坊街道征集老物件百余件,为活动准备也与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博谘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负责人提前对接。参与的居民表示,“这些器物不仅是家庭记忆,更是地名文化的活化石,我们要让年轻人知道脚下土地的来龙去脉。”

公益创投助力 文化微光成炬

狮韵传江城——地方文化发展项目通过“高校学生助力与社工专业手法的结合,让地名文化从文献走向了生活。”芜湖市益心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代兰兰表示,项目将在芜湖市5个社区开展老物件巡回展出活动,预计惠及居民 2000 余人次。

活动尾声,微创投项目成员、博谘实践队成员与社区儿童共同绘制了“不忘初心“老物件图”,老物件的轮廓被逐一勾勒其间。这幅作品将随着老物件一起展出,成为地名文化的独特注脚。

当阳光浸染书吧的窗户,仿佛砻谷机的木纹在暖光中流转,那些被时光打磨的地名故事,正通过器物的肌理,在新一代居民心中刻下文化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