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公益头条 » 全民公益 » 益起行动 » 正文

​阜阳爱心助考群像:平凡微光汇聚高考暖流|2025年阜阳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志愿服务纪实

初中生志愿者李佳希:六年公益路见证成长

6月7日清晨,阜阳二中考点外,14岁的李佳希踮脚将矿泉水递给考生,稚嫩的童声里满是祝福:"学哥学姐加油!"这位连续六年参与助考的小志愿者,自幼跟随奶奶金颖参与公益活动,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她熟练地整理物资箱、热情地给考生递矿泉水,细心地引导他们入场,袖口磨损的志愿者徽章见证着她的成长轨迹。“每年看到他们笑着走出考场,就觉得特别值得。”李佳希擦着额角的汗珠说道。

“铁脚板”唐克强:深夜搬运的“后勤部长”

高考首日结束时,细心的考生发现,协会志愿者唐克强的右脚缠着纱布——三天奔波让他的旧伤复发。但这位“后勤部长”仍坚持深夜巡查各考点,在收尾工作中,他带领志愿者将各个考点的桌椅等物资装车,从下午三点持续到午夜十二点。“婚庆公司的老板说再晚都等我们,但咱不能耽误人家生意。”唐克强沙哑着嗓子说。次日清晨,他又开着车将物资送还,鞋底磨穿的痕迹刻着无声的坚守。

“哑嗓子”张利华:缝补摊主的三日坚守

在阜阳商厦经营缝补摊的张利华,连续九年未缺席助考。今年她自掏腰包请人照看生意,三天全程驻守指挥现场。协调物资调配时,她的手机从未离手,喉咙沙哑到几乎失声。“缝补摊子虽然很忙,但这里更需要我。”她指着调度表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手背还贴着未愈的膏药。

“双线战士”韩颍侠:病房与考点间的奔波

一中考场负责人韩颍侠在6月7日遭遇双重考验——女儿突发疾病需手术。安顿好女儿后,她强忍泪水返回岗位。三天里,她随身携带降压药,既要统筹物资又要安抚志愿者情绪。“女儿说‘妈妈去帮高考学子吧,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这让我更不能退缩。”韩颍侠整理着考生留言墙,上面写满“谢谢韩妈妈”的便签在风中轻颤。

“隐形车队”王将等:凌晨四点的暖心接力

爱心车主王将、江业伟等人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他们每天凌晨四点开始装运物资,往返于考点与仓库之间,中午又从酒店取餐送往各个志愿服务点。汤文艺的车后座常年备着急救箱,刘克飞特意改装了车顶LED屏滚动播放祝福语,龚德会则自费为志愿者准备冰镇酸梅汤。“我的孩子高考时,也是这些红马甲在帮忙。”王将擦拭着车窗上的雨痕,“现在轮到我们传递这份温暖了。”

协会数据:

• 累计服务考生3200人次

• 爱心车辆出动187车次

• 发放防暑物资价值4.8万元

• 收到考生感谢信息213条

•获赠学校锦旗4面。

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志愿者们默默离开遮阳棚,却将无数温暖的瞬间永远留在了考生心中。正如李佳希在日记本上写的:“也许我们只是萤火虫,但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片夜空。”这场持续10年的爱心接力,仍在阜阳这座小城续写着动人的篇章。

图/文:侯少雷 谢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