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在愉悦中更深入地探究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025年5月16日,在合肥小庙镇“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将军片区社工站联合将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安徽省幼小衔接教研基地园分园将军岭幼儿园、将军社区妇联、将军岭社区农家书屋、合肥市庐阳区实践家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一场以“偏心轮的魔法舞步”为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社工以趣味问题引发孩子们的好奇,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拆解,社工用“会跳舞的积木”比喻偏心轮原理,当马达带动曲柄摇臂高速旋转时,因重心偏离旋转中心产生不规则振动,这种振动传导至机器人的画笔,便形成了看似随意却充满规律的涂鸦轨迹。
在动手操作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用螺丝刀、电池盒、马达等材料动手组装简易机器人。社工引导孩子们观察:“如果把橡皮泥粘在摇臂不同位置,机器人的‘舞步’会变化吗?”孩子们通过调整配重位置,发现机器人从画圆圈变成走折线,直观感受到“重心偏移”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当画笔装上机器人,孩子们屏息等待“科学魔法”上演——随着马达启动,机器人因振动在画纸上“蹦跳”出螺旋、波浪等抽象图案。中班幼儿月月指着画作喊道:“快看!我的机器人在跳扭扭舞!”’
“原来机器人乱画不是因为它调皮,是它的‘小马达心脏’在摇晃!”5岁的浩浩兴奋地向同伴分享发现。幼儿园李老师评价:“涂鸦机器人活动通过趣味化的实践操作,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其原理虽简单,但教育内涵丰富,符合学前教育‘寓教于乐‘的核心目标。”
社工表示:“许多孩子认为科学是‘大人的事’,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打破认知壁垒。”涂鸦机器人不仅是玩具,更是引导孩子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的钥匙,后续将开发“振动原理”系列课程,涵盖音乐沙画、扫地机器人等主题,持续点燃儿童科学探索热情。
文:张琴 杜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