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与致敬行善者全国志愿者社群的联合推动下,安徽舒城“中国行善者小镇”正式启动“小镇行善者”发展培育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培育扎根基层的公益个体与组织,助力地方公益生态建设,并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聚焦公益赋能,构建支持体系
“小镇行善者”试点项目以技术赋能、资金支持与成长培育为核心,为入选的行善者及公益组织提供全方位助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技术赋能:提供筹款策略与项目管理培训,提升公益行动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其次是资金支持:对行善者发起的助学、助老、助残等公益项目给予一定的配捐支持,缓解资金压力;最后是成长支持:通过日常督导、跨地区交流及学习机会,拓宽行善者的视野与资源网络。
定义“行善者”:长期、主动、无私的平凡英雄
“小镇行善者”特指长期默默奉献、无私助人的公益践行者。他们或倾尽家财抚养弃婴、赡养孤寡老人;或冒着生命危险参与灾害救援;或创办草根组织帮扶弱势群体。
项目明确要求行善者须满足“持续行善超三年、动机纯粹无回报索取、帮助对象无亲缘关系”等硬性条件,确保公益行动的纯粹性与社会价值。
重点培育七类公益标杆
试点项目优先支持以下典型行善者:抚养2名以上弃婴或重病患儿的个体;义务照料非亲弱势群体超3年者;重大灾害中挺身而出的救援先锋;因倾力助人致自身陷入困境者;艰难维持的福利机构或公益组织创始人;获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荣誉的困难行善者。
本次评选“小镇行善者”的一个特点是,困境不是这次评选的必备因素。行善者选拔从道德品质、公益贡献及社会影响力三方面综合评估。道德品质方面: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公益贡献方面:行动持续性、主动性及风险性;社会影响力方面:获得市级以上媒体报道、官方表彰,或推动实际社会问题改善。
助力公益生态,探索全国模式
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是向行善者致敬,更希望通过系统化支持激发基层公益活力,形成“善行培育善行”的良性循环。试点经验将为后续全国推广提供关键参考,推动公益力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点。
目前,项目已面向试点地区开放申请,符合条件的行善者及组织可通过小立报名渠道提交材料。未来,“中国行善者小镇”计划联动更多社会资源,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生根发芽,照亮更多角落。
韩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