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公益头条 » 全民公益 » 益起行动 » 正文

钱少事多,他却做了50年

“天使收起翅膀,留在了村庄,一晃青春模样,已白发苍苍。”痛仰乐队和高晓松合作的这首公益歌曲里,主角是乡村医生。 

潘昌荷,泱泱百万村医中的一员,正如歌词所写,他18岁背起药箱,踏上崎岖的山路,一晃几十年,从青春模样到两鬓斑白,年近七旬依然奔波在乡间,镇守着数千村民的第一道健康防线。工作琐碎,但不平凡,扎根家乡,却做出了响亮的口碑。

脚踏三省,50年行程18万公里

江西省寻乌县福中村,位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周边10村8000多户村民都是潘昌荷服务的“乡亲”。

这些村庄散落在层峦叠嶂的大山之间,地广人稀、道路崎岖,生活条件艰苦。

潘昌荷是土生土长的福中村人,1974年,18岁的他参加了寻乌县赤脚医生培训,又在镇中心卫生院实习了半年,之后就回到了家乡。   

“早些年,山里没修公路,乡亲们来看病不方便,出诊也骑不得车,全靠走。” 那个时代“赤脚医生”的含义就是它的字面意义,潘昌荷所有的出诊路都是靠双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 

“潘医生是个热心肠,多远都不嫌。”福建省大阳村的何冠元家,离福中村足有35公里。1993年,他的女儿癫痫发作,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何冠元吓坏了,赶忙来请潘医生。一听有急症,潘昌荷二话不说,拎着药箱一路小跑,三个多小时才到何家。   

此后,他又陆续去了几次,每一次,都是大老远走路过去上门诊治。小姑娘按他的药方连服了30多付中药,再也没犯过病。自此,何冠元十分信赖潘大夫,家里谁有个头疼脑热都跑来找他瞧病。 

潘昌荷习惯早起。 

每天,当初升的太阳还笼罩在氤氲晨雾中时,潘昌荷的诊室就已经开门了。 

“山里人喜欢一大早来看病、抓药,不耽误干农活。”待到日上三竿,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他就该背上药箱,出门巡诊了。   

患者的方位决定着潘昌荷脚下的路,有时是满脚泥泞,有时是羊肠小径,有时,还要穿林涉水…… 

后来,村与村之间渐渐通了公路,他也买了摩托,效率高了,能探访的病人更多了,但是无论天气如何,路远路近,他从不拒绝任何病人。每逢暴雨疾风,或者要去的地方偏僻,双脚,依然是他最可靠的交通工具。 

有人替他粗粗算过,他平均每天步行10公里,50年,总路程超过18万公里。

就地取材,治病务求省钱高效    

信任潘昌荷的不只何冠元,左近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找潘大夫看过病,他们赞叹的,不只是他的德,还有他的术。

▲潘昌荷的旧药箱

潘昌荷治病,追求个省钱高效。

为了节约成本,他经常进山采药,自己炮制饮片,实在采不到的药才去县里买。每次看病,只收药材成本,出诊、扎针、做手法都不收费。 

他常说:“‘鬼怕阎王,病怕丹方’,‘丹方’才是中医学灵活应用、治病救人的良方,是对症下药的最高境界。”    

2013年正月的一个凌晨,沉睡中的潘昌荷被门外一连串急促的呼唤声叫醒。起来一看,是邻村一对年轻夫妻,满头大汗背着他们四岁的儿子来找他看病。孩子腹泻严重,一直哭闹不休。询问检查后发现,孩子是头天晚上吃了变质食物,导致急性腹泻。

打针服药后,小夫妻带着孩子安心回家了,潘昌荷却并没有放下心来。午饭后,他背起药箱,跨上摩托,骑了十几里找到小病号家里,一听孩子还是会哭闹,就拿定了主意。    

他叫上孩子父亲,一同来到地头,教他如何识别铜钱草。这种草药,当地随处可见,一会儿就采了几大把。洗净后,取适量放在干净的碗中,用小木柄捣烂,再添加少量食盐,冲入开水,取汁喂服。半小时过后,孩子不仅不再哭闹,还嚷嚷着肚子饿了要吃饭。

随处可见,无需成本,却能解急症,潘昌荷把铜钱草的服用方法和功效编成顺口溜,教给村民们传唱:“田园地头见铜钱,药用全草不用煎。捣烂添盐加开水,腹泻拉稀病能痊”。   

还有诸如:“浑身上下皮痒痒,乌桕树叶是良方。放入锅中来煮水,慢慢洗澡身健康。”“端午割采鸡爪风,只为产后沐浴中。不用打针和服药,母子健康乐融融。”潘昌荷把很多能就地取材的验方都编成了歌谣,方便村民们记忆,自治自愈。  

不收出诊费,看病倒贴钱   

潘昌荷看病,几十年来一直就靠老三样:温度计、血压计、听诊器。因为他穷。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别人看病挣钱,他看病贴钱。

他给自己定了条规矩:不收出诊费,药品只收成本价,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门诊、血压测量、外伤包扎等也都免费。

城里开药论瓶卖,潘昌荷论颗;能就地取材就不开成药;遇上家境困难的,还常常送药。

所以,当村里逐渐脱贫,村民们渐次翻新房屋的时候,他们一家还住着小老又小的土坯房。他行医忙得回不了家,家里的大小开支还得靠妻子务农支撑。1994年,潘昌荷欠了福建省武平县医药公司500多元药品费,怎么也周转不开。“赊药费的乡亲们都是实在有困难,我再难也不能找他们要钱。”潘昌荷找朋友接了一点小生意,好不容易才把钱还上。

▲潘昌荷一家当年居住的土坯房            

“做生意能赚钱,但看病救命,命比钱重要。”清了帐,他立刻又返回了他清贫的职业。   

潘昌荷家中,有一叠带着岁月痕迹的厚厚的账本,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的看病费用和欠账记录,但他从来没有催过。自己穷,但是,每当他踏进那些昏黑破旧的患者家里,看着他们用粗糙的手从层层包裹的手绢包里往外翻零钱,心就酸了,药就送出去了,诊费也舍不得收了。

▲患者在为潘昌荷的医术点赞 

2011年,福建省武平县高书村谢坤杨5岁的小孙女全身大面积烫伤,送到漳州医院治疗,病情初步稳定时,已经花了七八万。谢坤杨把孙女接回村里后,把清创和换药的难题托付给了潘昌荷。 

整整三个月,潘昌荷风雨无阻,日日骑着摩托在山路上奔波,然而,这些都是义务劳动,分文不取。最后,过意不去的谢坤杨硬塞了一沓钱给潘昌荷:“这么远的路跑了八九十趟,摩托车总要油钱吧?”潘昌荷这才收了400,又把剩下的钱塞了回去。 

亏本买卖做多了,妻子也慢慢从抱怨变成了接受:“以前嫌他没出息,现在理解他了,他是心眼好。”    

2016年,县里拨专款给福中村建起卫生室,诊察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一应俱全,鸟枪换炮,方便了潘昌荷,更大大改善了乡亲们的就医环境。 

年近七旬,他还是全村老人离不开的人

几十年的坚守,一叫就到的潘大夫已经成了乡亲们最亲近、最信任、最依赖的人。

尤其最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走出了大山,留守老人越来越多:“村里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只剩下老两口,有些老人连走到门口接人都困难,我不上门,谁来管他们呢?”    

潘昌荷心里都有一本儿细账,谁有慢性病,谁腿脚不好,谁该拿药了,谁该扎针了,甚至于谁最近家里有烦心事儿,需要唠嗑疏导,他比老人们山外的儿女们更清楚,也更靠谱。

“没有潘医生,我早就没了。”跟村里的老人们聊天,这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这话让潘昌荷欣慰,也让他忧心。他也快70了,当年一口气能跑几十公里的壮小伙儿,也在渐渐老去。 

现在,儿媳王娟在他的带动下也学了医,老村医有了接班人,老,便可以从容接受了。

建辉慈善基金会在江西省寻乌县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潘昌荷的情况后,提交了这一线索。建辉慈善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于2017年6月将他评定为致敬人物。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