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11月8日上午,合肥新站高新区瑶海社区勤劳社居委和雏鹰行动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科普讲座——“趣探地震奥秘,解锁防灾技艺”。此次活动邀请到省地震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省科普作家协会监事牛望同志作为授课老师,为小雏鹰志愿者们进行宣讲。牛望同志曾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大使,被中科院、科技部授予全国十佳科学实验展演人员,被中国科协授予“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同学们能用地震、小男孩、桌子这三个词来造句么?汉武帝的罪己诏和同学们的检讨书是不是一样的?大家能说出自救时一条毛巾有多少种用法?”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讲座以讲(讲知识+讲故事)、做(做手工+做游戏)、考(问答题+实践题)、看(看动画+看示范)的方式,生动有趣地解析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大陆漂移说是怎么来的、地震预警有什么用、地震避险疏散和防挤压踩踏伤害的方法等内容。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烈,小雏鹰志愿者们认真听讲、踊跃互动,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地震”经历、体验不同“地震波”的区别、扮演“太平洋板块”、翻译康熙皇帝的《地震》古文、制作简易急救三角巾……体现了大家兴趣广泛、积极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品质。
通过此次讲座,小雏鹰志愿者们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地震知识,掌握了避险技能,提升了安全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了大家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雏鹰行动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科普宣传工作,在课题选择、讲师邀请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希望利用“雏鹰科普讲堂”这个平台,在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等组织的指导下,不仅激发小志愿者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浓厚兴趣,还能够回家与父母分享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带动家长们共同学习科学,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效果。
文图/夏雪
“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公益教育服务中心”是合肥市最早在民政系统备案的中小学生志愿者组织,其宗旨为“教育好下一代,引导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时代接班人”。目前在册的合肥市各社区中小学生志愿者300人,现拥有品牌项目“暖心社区,雏鹰敬老”“雏鹰科普讲堂”“公益地摊,淘你所爱”义卖等,并成立了“雏鹰行动媒宣中心”和“雏鹰公益讲师团”。目前中心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困、社会实践、科普讲堂及科普基地体验、劳动教育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受益群体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