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最近大热的安徽创新馆,这可是全国首座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展览馆,更在今年的8月19日迎来了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参观。
这不,雏鹰行动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马上就给雏鹰志愿者们安排并特别定制了为期一天的科技创新之旅。2020年11月2日一大早,30位雏鹰小志愿者们满怀期待走进安徽创新馆,立即就被馆内展示的各种高科技给吸引住了。大家身处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所营造的环境中,有序地参观了“创引擎”、“创智慧”、“创未来”等三大主题展区,近距离感受了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稳态强磁场、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量子通信以及未来的合肥先进光源等科学装置模型,还观看了大屏幕播放的有关全超导托卡马克等装置的构造、原理和运行过程的视频。亲眼领略到如此高科技的事物,小志愿者们倍感惊讶与自豪。
此外,大家还驻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家、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的创新产品展台前,感受这些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果。在新奇的环境中,时间飞逝,很快到了午餐时光,小志愿者们聚在一起交流上午参观的所见所闻,奇思异想、天马行空的趣谈不绝于耳!
下午,是科学公开课环节,由大辫老师带领大家开启认知世界的实验——“空气是空的吗?”实验开始前,先抛出几个问题:空气是空的吗?空气里面有什么?空气有多重?什么是大气气溶胶?气象变化是什么原理?大家通过科学实验了解了这个我们最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空气。
实验先从装满空气的“空”水杯开始,到如何用感官感知空气,又如何用一只可乐瓶测试冷热空气的体积变化,大辫老师开始了空气认知之旅。他先是带领小志愿者们研究气球的浮力,使用可乐瓶自制打气筒,通过制作简易的单向阀结构,完成了一只简易打气筒的制作,并成功为气球充气。接下来用细线和长棍组装成简易天平,进行气球平衡实验,并演示了对气球中空气加热后产生的浮力变化。然后开始测量气体的质量,将高压气体打入可乐瓶中,通过电子秤的称量,计算出空气的近似质量,并做出误差分析。用燃烧的蜡烛和水杯进行了简单测试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占比。随后又了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用碳酸氢钠和醋生成了二氧化碳,并用灭火实验做了简单验证。在介绍了二氧化碳和臭氧层在地球大气中的作用,以及地球上的碳循环过程之后,老师通过可乐瓶造云实验,讲解了大气气溶胶的概念和云雾产生原理,为认知空气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中小学生,小志愿者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源源不断地学习着新事物、领略着新技术。他们通过此次创新馆之行,纷纷在心中种下了学习物理的热情,树立了长大要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图:张沈利,文:许慧君)
延伸阅读:“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公益教育服务中心”是合肥市最早在民政系统备案的中小学生志愿者组织,其宗旨为“教育好下一代,引导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时代接班人”。目前在册的合肥市各社区中小学生志愿者300人,现拥有品牌项目“暖心社区,雏鹰敬老”“雏鹰科普讲堂”“公益地摊,淘你所爱”义卖等,并成立了“雏鹰行动媒宣中心”和“雏鹰公益讲师团”。目前中心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困、社会实践、科普讲堂及科普基地体验、劳动教育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获得了受益群体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